三篇深度报道 最全解析泽熙徐翔操盘手法
对话泽熙寻找草根英雄投资秘笈(这是徐翔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2011-07-18
从营业部成名,到公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泽熙投资总经理徐翔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奇迹的同时始终保持神秘。7月13日,徐翔接受中国证券报独家专访。这是他首次打破神秘,对外讲述他的投资术。
他们了解我吗
虽然在投资领域声名鹊起,但徐翔认为,外界并不了解自己。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股市里没有神,除了一点点运气之外,更多是靠勤奋和努力。
中国证券报:投资有很多风格,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徐翔:外界的评价大多不了解实际情况,说这些话的人认识我吗?他们了解我吗?我们交流过吗?都没有。
说我交易能力强?什么样算交易能力强。投资没有那么简单,只靠交易就能赚钱。交易只是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要做很多工作。
中国证券报:你们的投资决策是怎样做出的?
徐翔:我们的研究员对行业和公司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实地调研,筛选出股票,我来做最后的投资决定。
中国证券报:对于研究员提供的报告,你如何判断其投资价值?
徐翔:要符合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国家政策要支持。我很偏好新兴行业,因为政策扶持的方向就在这里;其次,行业处在上升周期。公司能从行业发展中分享收益;最后,公司的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强,估值便宜。
中国证券报:资本市场经常讲故事,你不会去听公司讲故事吗?
徐翔:很多公司讲的故事都是假的,不可信;就算有些是真的,也没办法把握。主要还是从政策、行业角度分析。
中国证券报:你的持股周期一般是多久?
徐翔:不一样的,有的只有几天,有的会半年甚至一年。
中国证券报:大家看到的都是你非常成功的一面,你会犯错吗?
徐翔:当然,这个市场里没有谁是神,大家都会犯错。我也踩中过地雷,也会错过黑马,投资就是这样。
中国证券报:从泽熙的五期产品来看,净值管理一直做得不错,很少有业绩回撤,你是怎么做到的?
徐翔:一句话,止损要坚决。投资一定要设定止损线,一旦股票走势触及止损线,要坚决止损。
根据个股的弹性不同,止损线的标准也不同。如果对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太大把握,可容忍的浮亏就很小;如果对公司的基本面非常有信心,即使出现较大下跌,也会持续持有。
中国证券报:你对目前的市场怎么看?主要投资哪些品种?
徐翔:与大多数人观点相同——比较关注通胀问题。6月CPI达到6.4%,而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3.5%,负利率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我认为只有重新回到正利率,资金在银行、企业和储蓄之间的流动才能恢复正常。现在对市场的判断无非是两种:一种认为通胀会持续一段时间,即使CPI出现回落,也会在较长时间维持高位;另一种认为通胀会快速回落。我目前比较倾向于前者,主要投资一些抗通胀品种,如农林牧渔等。如果通胀继续维持高位,这些行业当然可以获取收益。
泽熙的投资基因
在投资市场里,除了优异的投资成绩,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泽熙投资从成立之初,就以投资成绩出色闻名。徐翔有哪些独特的经历?泽熙有哪些投资基因?这都是外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国证券报: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你被很多人看成一位十足的草根英雄。能谈谈你的股市成长经历吗?
徐翔: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入市炒股,当时只是一个高中生,家境非常普通,入市时只有几万元启动资金。但是后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
中国证券报:业内人士告诉我,你从不出席任何公开的论坛、会议,也很少去上市公司调研,那么你是如何取得现在的成绩?
徐翔:这只是我个人的性格而已,我不是很擅长在公众场合发言,所以尽量避免出席这样的场合。但是在熟识的朋友之间,我还是很开朗的。目前我们公司的投资决策主要由我来做。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也基本没有时间去调研。但是我们有一支比较成熟的研究团队,30多个研究员,覆盖了很多行业。他们很辛苦,要到处飞来飞去。我的投资决策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调研结果。
合法合规是生命线
近年来,阳光私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质疑声也滚滚而来。泽熙投资表示,阳光私募行业从制度设计上基本杜绝了操纵股价、左右市场等违规行为,要挣钱完全得凭真本事。同时,泽熙投资也呼唤一个能够让阳光私募规范成长的良好环境。
中国证券报:很多基金经理转行阳光私募之后,经常遇到外界的频繁质疑,从业绩到管理,从投资到风控,承受了较大压力。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徐翔:外界对泽熙有很多质疑,我想这不完全是出于炒作和吸引眼球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客观地反映出市场中对泽熙存在的疑问。他们会问,为什么你规模这么大,而业绩总是这么好。他们会问,为什么你的风险控制得这么好?市场下跌时,为什么你的净值不回撤或回撤得很少?为什么泽熙选的股票很多会涨幅那么大?这些都是市场存在的疑问,希望泽熙能够得到解答。我们很理解。
中国证券报:这些疑问,你们如何回应?
徐翔:理论上讲,资产管理行业与某些行业不同,在言论和行为方面监管更严谨一些,尤其是投资经理,职业特性决定他们要少说多做。因此,即使有些质疑,我们也很少回应。问我们对市场的看法,我们也总是保持沉默。但如果是涉及到公司大是大非的问题,例如有人说我们涉嫌违规,这就必须要正面严肃回应。若是有人滥用媒体职权,捏造事实,损害我们的名誉,我们迫不得已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对于质疑,我们公司的心态基本上是坦然面对。之所以坦然,首先是我们没有任何违规操作。另外,有人质疑说明大家在关心我们,我和很多质疑我们的人聊过,发现他们绝大多数不是很了解泽熙,但是从心眼里他们还是很希望阳光私募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希望泽熙是凭真本事赢得业绩。
中国证券报:很多人会跟着你们选股,也会对你们的操作风格产生质疑,认为是你们造成了股票的大起大落,你怎么看?
徐翔:这可能是一个误读。事实上,一家私募基金如果阳光化了,在操作股票过程中很难做到激进。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这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主观上讲,因为市场上对我们的席位跟踪紧密,我们必须避免激进的大买和大卖,希望投资节奏不被打乱。从客观上讲,目前监管日趋严谨,交易所和信托公司都对我们有监管。信托合同对我们有很多约束,而一些信托公司的系统也自动对我们的操作做了设定,不能违规进行买卖。
中国证券报:总体来看,阳光私募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是否仍较为复杂?
徐翔:一个能够让阳光私募规范成长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投资管理人全身心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否则会不必要地牵扯大量精力。比如前期外界传言泽熙投资受到监管层调查,完全子虚乌有。一些媒体在表述时并不严谨,引发市场误读,我们及时深入沟通、妥善解决。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任何相关部门的问询或调查通知。我们旗下几只产品所托管的几家信托公司均已给我们开据了相关证明,同样未接到监管层的任何调查。我们也进行了自查,没有发现在交易过程中有违规行为。公司一切运作完全正常。我们也为此发布了《告投资者书》,对此情况做了相应声明,以便让客户及时地了解情况。
泽熙投资
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7日,实收资本3000万元。公司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50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阳光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公司有投研管理人员3名,行业研究员30人以上。
泽熙的第一期产品泽熙瑞金1号成立于2010年3月,初始规模10亿元。该产品成立之初即赶上A股市场大跌,但是产品净值逆市走高,两个月跑赢大盘近50个百分点,泽熙投资由此名震江湖。
从投资风格来看,泽熙产品净值稳健,技术全面,风格灵活,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根据数据统计报告,泽熙瑞金1号是目前所有阳光私募中唯一进入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排名前1/10的私募产品。
从泽熙投资每周披露的产品净值可以看到,旗下5只产品净值表现稳定。虽然一年多来A股市场跌宕起伏,但产品净值很少回撤。从单月回报来看,在去年大盘震荡走低的环境下,泽熙多只产品仅去年6月出现微幅下跌,其余月份均保持上涨态势。
今年A股市场表现乏力,近乎小熊市,泽熙旗下5只产品直到今年5月20日的净值一直优秀。5月最后一周大盘加速下跌,泽熙投资未能幸免于难,净值有所回撤。但在接下来6月的反弹中,泽熙投资再度使基金净值短期内大幅回升,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再创新高。
根据数据统计,就单只私募基金的业绩来看,泽熙4期以10.43%的近1个月绝对收益率夺冠。另外,泽熙5期成功登上6月前十名榜单,均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基准指数。据展恒数据统计显示,凭借着6月的反弹,泽熙瑞金1号在上半年取得可统计的非结构化产品中排名第二的佳绩。
根据泽熙投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目前泽熙旗下5只产品在扣除费用之后的净值全部在1.3元以上,其中泽熙瑞金1号净值翻倍,净值达到2.0193元。这样的业绩和今年上半年八成私募跑输大盘,甚至出现大量清盘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打破了多年来阳光私募很难做到规模与业绩并轨的魔咒。
徐翔谈火中取栗:抄底断崖股,踩点定增概念
来源 | 新世纪 2013-01-05
徐翔在A股市场的名气已久,且相当另类,但是为人异常低调,极少接受采访、不允许拍照,亦不理会外界质疑。
12月的一个周五中午,记者在上海的一家餐厅包间约访徐翔。在一个多时的采访中,徐翔虽然仍回避敏感问题,但基本上有问必答。但午盘开市时间一到,徐翔就急急赶回了餐厅楼上的办公室。
他并不避讳自己热爱短线操作,看盘是徐翔的主要日常工作。即使是监管部门调研阳光私募的座谈会,他也因为和交易时间冲突而借故没有出席。
从谈到自己在20岁出头即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成员,再到三年前成立私募基金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泽熙投资),业绩巨幅波动,屡屡夺人眼球,徐翔口中屡屡提到澳门赌场来做比喻。
徐翔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年龄,只表示1993年在宁波炒股时已经有了身份证。他自称宁波市区人,肤色略白,戴着眼镜,宽松的暗纹衬衫,中等身高,略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头发有些蓬松地半竖起来。
2005年,徐翔从宁波迁到上海,经历了A股的一波大牛市,2009年成立泽熙投资,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总管理规模在70亿元左右,规模仅次于目前阳光私募中管理资金规模排名第一的上海重阳投资。“我们70亿的投资中,有至少40至50只股票。”徐翔说。
根据一些第三方网站的公开数据,泽熙旗下的五只管理型产品均已运营满二年,在二年期的业绩排名中,五只产品曾经同时实现20%以上正收益,同时排前十名。其中,泽熙瑞金一号曾一度翻番,大幅度跑赢市场及同类产品。
泽熙投资的业绩到底来源于徐翔投资手段高明,还是有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之嫌,都没有足够证据支持。
2011年7月,因为外界传言泽熙投资违规被查,徐翔曾首次接受证券媒体的采访,否认违规操作和被监管部门调查的传闻。
进入2012年12月,泽熙投资旗下产品由于折戟酒鬼酒,业绩大幅下滑。在一些排名中,泽熙投资的产品已经全部跌出前十名。
在本次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逐一回应了外界对其投资特点的一些疑问,不过针对大部分敏感问题,他仍比较沉默,任由其公司负责公关关系的有关人士越俎代庖。事后,泽熙投资亦以书面答疑的方式又对诸多问题进行回答。
“涨停板敢死队”
1993年,还是个高中生的徐翔带着父母给的几万元本钱进入股票市场。“那个时候,宁波老百姓家里几万元很正常,而且家里就我一个小孩。”徐翔说。
18岁,徐翔放弃高考,专心投资,并得到家人同意。
徐翔对股市热点的把握非常敏感,个人资产迅速累积,成为营业部高手。
“我学习股票,看书,听券商培训,也看国外投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宏观经济,也懂一点。”徐翔表示。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被“敢死队”选中的股票,大进大出,高起高落。这批人以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为核心,成员20人左右,核心是徐翔、徐晓、张建斌等。徐翔在成名后更被媒体封为“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涨停板敢死队是媒体吹的。证监会没查过,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徐翔说。
名气渐响之后,徐翔的一举一动开始为外界所注意,特别其在营业部的仓位、持股,很容易被泄露,有人专门分析其持股以跟风投资。徐翔对此颇为苦恼,称很希望阳光私募能争取到机构席位,摆脱跟风者。
抄底断崖股
徐翔被认为是一个抄底型选手,参与过重庆啤酒(600132)、双汇发展(000895)和酒鬼酒的逆市抄底活动,很多突然连续涨停的股票都与他有关。
相比造成了亏损的酒鬼酒,徐翔更愿意谈重庆啤酒,通过在敏感试点杀入重庆啤酒,他斩获不菲。
2011年年末,重庆啤酒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被认为长期以研发乙肝疫苗为概念炒作股票,此后连续11个跌停。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
二次揭盲失败后,市场哗然。重庆啤酒继续跌停,20元左右徐翔再次入场抄底买入3000万股。此后,重庆啤酒一路涨到35元。徐翔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利数亿元。
“重庆啤酒我20元左右进去的,抄底然后反弹抛出,这就是赌一把,别人不敢像我赌这么大,这就是因为别人没有钱。”徐翔轻描淡写。
在徐翔眼里,这次抄底就像澳门赌博一样“赌一把”,有的人一把十万元,有的人只能一把几千元。徐翔甚至后悔当年投入抄底的筹码不够,“如果比例大的话,我今年业绩现在应该很好。”徐翔表示。
“任何断崖形状的下跌都会有一个反弹,徐翔摸准了这个规律。”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泽熙投资员工也表示,徐翔喜欢断崖形状下跌的股票,这些股票从底部回到原来一半位置,也有50%涨幅。
酒鬼酒“地雷”
较之在重庆啤酒的大获全胜,徐翔一直重仓的酒鬼酒则成为“地雷”。
2012年11月23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此后酒鬼酒连拉五个跌停板。
根据酒鬼酒三季报,泽熙一号持有300多万股酒鬼酒,成本应该在50元左右。五个跌停后,股价在30元左右,泽熙亏损6000万元左右。
在酒鬼酒的第一个跌停日,泽熙投资成功卖出100万股,机构席位买入。
“当时媒体认为是大成基金接盘泽熙,因为当年徐翔接了大成基金的重庆啤酒,而其他机构要买可以等几天后再买。”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徐翔否认了与机构勾兑的说法。他承认100万股是自己卖的,但“朋友打电话过来问我谁买的,我都不好意思说。好比在澳门赌博输掉了几百万元,走到门口捡了几万元。别人来问我谁给的?没错,这几万元是我拿了,但里面输了几百万元,这点有什么意义?”徐翔说。
徐翔表示确实有人在跌停之前出货,但“如果我跑了,肯定有人说我内幕交易。因此我买卖都不对”。
12月初,市场发现徐翔再次抄底酒鬼酒,显然有意复制重啤一役。
“市场往往会对股价矫枉过正,当股价低于企业的内生价值时,就值得投资。”泽熙投资如此书面回复记者。
但徐翔在采访中亦称自己“看错的时候、割肉的时候更多,是偷偷摸摸剁掉,及时止损”。
踩点定增概念
除了寻找断崖式股票,徐翔的投资还围绕定向增发概念股,其基本操作手法是,定向增发消息公布前买入,等到有关公司高送转的消息出炉后立刻抛出。泽熙的员工也认为,徐翔的成功不是靠那些凶猛的股票,恒星科技(002132)、康得新(002450)、莱宝高科(002106)才是让徐翔赚了大钱的股票,持股时间不过一年左右。
2010年6月28日,恒星科技以每股10元的价格向四名投资人非公开发行2530余万股股票。
2010年三季报显示,泽熙一号持有恒星科技500万股,占流通股第一位;之后泽熙继续增持,到2011年一季报,泽熙的两期产品累计持有1000余万股。
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做非公开发行都会有保障投资人利益的政策,高送转是其中之一。2011年4月,恒星科技宣布10股转增10股送1元。
“这些手段都需要谈判,但都不能公开拿到桌面上。”投行人士表示。
享受了高送转的盛宴,当年中报之后泽熙投资的两期产品退出了恒星科技,而在这一轮定增高送转过程中,恒星科技的股价最高曾达到35元。
同样有定向增发和高送转概念的康得新也有泽熙投资的身影。泽熙投资最早出现在2010年年报,2011年不断加码投资,2011年中报持有400多万股。
2011年6月10日,康得新公布10股转增10股派现金0.45元。2011年9月,康得新正式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泽熙投资则迅速在三季报中消失。
康得新2010年四季度股价最低17元,到2011年年中,复权后股价在40元左右。徐翔又一次成功。
徐翔何以如此神奇地踩准步点?
“很简单,上市公司要定向增发,必须说个故事。而有人若要想知道这些故事如何结局,不过是花点成本。”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伴随着定增概念的逐步退潮,徐翔也难以全身而退。永辉超市(601933)三季报显示,泽熙一号持股1200余万股。2012年9月,永辉超市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永辉超市实际控制人认购了新增发股份,这等于定向增发失败。
泽熙投资内部人士表示,今年很多非公开发行参与者都被套牢,定增和投资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公司的主观愿望并不能成为二级市场投资的依据。
转型稳定增长
徐翔择时准确且作风凶狠,让泽熙的员工深表佩服,称他的择时往往不是加减仓的概念,而是空仓、满仓的极端操作,以证明其看得准。但徐翔曾经私下对公司员工表示,保证每年稳定增长,没有必要冒险。
目前泽熙投资有20多个研究员,徐翔极少实地调研,但是每天要听两三家券商路演。徐翔说,“研究员推荐股票,我也不一定买。”投资决策对内保密,目前基金经理、研究总监和两个助手组成泽熙投资的决策委员会。因为推荐莱宝高科、康得新、恒星科技有功,三个研究员被徐翔奖励了宝马汽车。
泽熙投资员工表示,泽熙投资已经和公募基金类似,基本上放弃了趋势性交易为主的投资方法,而是选择大资金行业配置的主流投资方法,对自上而下的判断和择时非常重视。
一位公募基金高管表示,以前徐翔比较容易,转型到价值投资则很难。“从持股几天变成长期持股,主动权不在基金手中,需要考虑业绩、市场预期、宏观经济。”这位公募基金高管说。
“由于过去的交易经验,徐翔摸准了一些市场短线的规律。比如炒作新股,他知道哪一类股票容易被散户关注,他自己就是散户出身,所以了解散户心态,也愿意去了解这些人的心态,再集中在一些概念上。”熟悉徐翔的公募基金高管表示,“这就像一个赌局,基本面都是伪命题,能够吸引赌徒到赌局中来的就是好股票。”
这位公募高管判断徐翔依据主要是索罗斯映射理论,徐翔也曾对员工表示能理解索罗斯50%的理论。
“我非常理解彼得林奇的退休。”在采访中,徐翔表示自己无法和大师相提并论,也流露了倦意,“说实话,我也不想干,不算研究员券商推荐的股票,我现在盯200家公司,多累啊!有什么好干的。”
探访泽熙:37岁“私募一哥”徐翔的烦恼和焦虑
来源 | 东方早报 2014年05月19日
敲定“私募一哥”徐翔专访的5月12日,他掌管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泽熙投资”),刚刚传出被调查传言。
当时有消息称,“泽熙投资被查”或与泽熙6期在东方锆业(002167)资产重组停牌前的交易有关。泽熙投资至今未能现身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备案名单,是引发市场猜想的另一原因。
对于被调查传闻,泽熙投资明确否认。徐翔本人的回应是:“我管理100亿的盘子,东方锆业只买了1000万元,拿这个来内幕交易?”
而对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情况,徐翔称,泽熙投资已在4月30日前完成提交材料,只是公布仍需时间。
早报记者未能联系到证监会置评。
根据泽熙投资官网,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目前管理六只产品,其中五只产品于2010年3月至7月之间成立,截至今年5月9日,收益率在138.5%~298.8%。其间,沪深300指数下跌34%。
神秘的“私募一哥”
现年37岁的徐翔是中国最受关注也最为神秘的私募人士。他从不在公开场合发声,极少接受媒体采访,更不允许拍照。
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与徐翔曾有过一场谈话,谈话录音传出后,程定华声名大噪,泽熙投资则迅速退出了安信证券的交易席位。
目前,市场只知徐翔出身“宁波敢死队队长”,投资风格激进,是中长期业绩最好的阳光私募。
5月12日,进入早报记者视线的徐翔,一身随性装扮,灰色T恤衫、休闲裤,身高约1.7米左右,略显富态。
针对为何不参加证监会号召的私募“武林大会”的提问,徐翔说,“基金业协会要求各个私募公司在4月30日之前完成备案,我们在时限之前备了案,但到公布还有一段时间。”
今年3月,基金业协会要求已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4月底前履行申请登记手续,否则不得从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活动。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杨文辉日前表态,截至4月底,已有超过5000家机构申请备案登记,1500家机构已完成登记。
聊天时徐翔不时推推鼻梁上的眼镜,一贯低调的他略显不擅长面对媒体。
在和早报记者这场1个多小时的饭桌对话中,徐翔不时冷场。尤其是对市场观点和投资逻辑等关键问题,徐翔一概沉默应对,除了前基金圈红人、原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王亚伟。
“反过来推理”
王亚伟在公募界以投资快、狠、准、稳出名,被认为与徐翔的投资风格相像。市场此前有人质疑“王亚伟靠内幕交易成名”,有人认为华夏基金其他基金为王亚伟管理的基金“抬轿子”。
对此说法,徐翔轻笑说:“如果王亚伟是靠内幕信息成名,市场每天各种传闻,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用这个方法出名?”
他补充说:“靠抬轿子?那么多年,这么多管理资产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砸出一个王亚伟?如果王亚伟的成功,靠的是外因,跟他的能力没关系,为什么其他人不能用同样方法成功,又为什么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之后,华夏基金没有再捧出一个王亚伟?”
“有些逻辑,你反过来推理,就知道有多可笑。”徐翔说。
眼下,关于华夏基金被调查的消息甚嚣尘上,但官方确认的消息寥寥。5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王亚伟在华夏基金公司期间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0.48%]基金”,已正式被证监会调查。但华夏基金公司否认了上述消息。此后一天的5月16日,证监会称,发现部分嫌疑账户与华夏基金公司管理的个别基金存在关联。
泽熙管理资金早已破百亿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徐翔在2009年成立阳光私募公司泽熙投资,只是生存需要,徐翔其实没功夫替他人理财。
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盘子越大越难管,徐翔根本不在乎管理费,把他自己的钱管好,才能赚更多钱。”
泽熙投资官网显示,该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仅在2010年3月至7月集中成立过5只产品,之后一直未发行过投资二级市场的产品。
据称,这些产品的资金不少来自徐翔的一些朋友,包括徐翔个人名下资产,其他资金来源不详。徐翔的说法是,“我们2期、3期、4期的钱,都是来自投资者。”
数据显示,2013年,泽熙1期、2期、3期、4期、5期的收益率惊人,分别为73.27%、29.96%、85.12%、50.65%、36.57%。据数据显示,去年泽熙3期和1期进入所有私募基金排名前五强。
今年以来(截至5月16日),上述5只产品收益率分别为9.99%、18.83%、44.07%、35.61%、16.83%。
而泽熙增煦则是徐翔于2013年9月成立的一只定增产品。据称,这一定增产品是为参与鑫科材料(600255)定增专门设立的。
去年9月,鑫科材料曾公告称,泽熙增煦在其定增中获配4980万股(发行价为5.16元/股,泽熙耗资约2.57亿元)。此后的2013年9月27日,泽熙增煦首次公布净值,收益率达14.15%。
由于净值快速增长,有知情人士透露,泽熙投资管理的规模早已于2012年底突破100亿元。
“年前分过红”
对于泽熙投资目前的管理规模,徐翔本人的回应是,“现在我们是100亿不到,因为年前分过红。”
据悉,泽熙1期到5期产品于去年11月集中分红,其中收益最高的泽熙3期在去年11月分红后,净值降至1元/份,目前该产品净值又升至1.81元/份,也就是说,半年不到的时间里,泽熙3期的收益率超过80%。
“很多人买了之后都不想退,我们必须尽快分红,让投资者退出。”徐翔说这话的时候,带着骄傲。
知情人士的说法也是如此:“跟其他公司到处找销售渠道、找投资人卖产品不一样,泽熙投资都是别人打电话问他们买产品,但泽熙不卖产品,徐翔没精力管别人的钱。”
对此,早报记者未能联系到泽熙旗下产品投资者置评。
而王亚伟等私募人士做的还是“公募梦”。
2012年,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深圳成立了千合资本。去年9月,千合资本一则交易员招聘广告称:“未来进一步拓展到公募基金管理和境外投资领域,力争用3-5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公司。公司现有投资产品资金规模超25亿元人民币。”
自评研究团队“一般”
泽熙投资将办公地点选在上海陆家嘴(600663)东亚银行大厦,这里有众多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在这座大楼的电梯里,随时可能听到有人在讨论投资信息。
目前,泽熙投资主要设6个部门,分别为战略部、投研部、交易部、人事部、财务部、市场部。其中,投研部为最主要部门,共有研究员15名,还有几名研究员助理。
泽熙投资的研究员不限行业或地区,主要是看对个股的研究能力。而研究员的出身也不拘一格,有来自于如中金公司等券商、基金公司、投行,也有来自于实业和媒体。有的做过基金经理,拿过新财富研究员前三的研究员有3-4个。
据悉,中金公司是各大投资机构挖墙脚的对象,在重阳投资等国内成气候的私募里,都能见到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员。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在工大首创公告中出现的两位泽熙投资老研究员,都是中金公司出身。现年42岁(1972年出生)的鲁勇志,现任泽熙投资高级研究员,曾任中金公司销售交易部副总经理;31岁(1983年出生)的史振伟,现任泽熙投资的高级研究员,曾任中金公司研究员。
徐翔在公司内部也曾多次宣称,对于一个投资管理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然而,人才也是一直困扰徐翔的问题。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泽熙投资成立4年多来,徐翔花费了很大精力和财力,不惜重金到各大机构挖角,也想出很多方式来培养团队,但最终的结果和他自己的设想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也正因为此,在评价自己旗下的投资团队时,徐翔只是用了“一般”两个字。
“我们的研究团队只能说是一般吧,但为什么业绩比别人好,我觉得是因为别人的更差。”徐翔说这话时,有些烦恼和焦虑。(来源:中国证券报、新世纪、东方早报)
全部评论 |
共0页 第1页★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