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苑

南湖社書學心法

编辑:时尚魅族网 2018/7/1 17:53:36

钝丁 《感知录选读》 【南湖社書學心法 】

 黃檗山希運禪師認為:“前後之際,前際無去,今際無往,後際無來”故其謂自己的禪學思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綜明·董其昌悟“八還”之理,書者功成之日,鹹皆“心書”,心者,惟自心無他也。自性影跡,古今無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人如是,我傳之法亦如是。名曰“斷際法”。此南湖社書學之心法也。 【南湖教風 】 南湖書法教風旨在“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人人本來書法具足,只須喚醒宿緣。所以,“無揀擇寫字,不思想讀書”,有疑難,找自性。由方便法領入,即筆法、墨法,簡單明瞭,多借喻,少說理。一、臨帖即是入定,入靜;讀帖流覽,不思想,倡感悟。二、不言教,現身說法。三、重懸疑,自參悟。四、不絮問,不灌輸。五、趣以詩,養智慧,詩以哲,啟境界。萬法自性中來,故有問題找自性,自修、自證、自度。功成火到,時節引領,有緣當悟,無緣隨緣。一字金箴“靜”,六祖說“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注:學習書法,常在心上,即如“心中有佛”。不思想、不絮問,讓疑情隱隱現現即是“參”。入靜入定即是“養智慧”,智慧用以體悟,得到真知,無須思維。如此,不時會心有所悟,書法則大進。) 附:白沙先生的治學方法:一、先靜坐,後讀書;二、多自學,少灌輸;三、勤思考,取精義;四、重疑問,求真知;五、詩引教,哲入詩。

【南湖法理 】

南湖書法入門的筆法(方便法)其理宗“天人感應”,其用事行“般若無知”,啟動智慧,感覺真知。是上合天地之序,下履生理之常,援筆入定,躬親體驗的學習模式。不提倡日課萬字,尚讀貼、靜參,引領轉心,頓悟三昧。功夫階段直指書法要領,攻其一點,舍形立線,線到無跡,即臻成書,勵其結字,隨其自在。上面一路,要讀書,要閱歷,持守理事不二,自修境界。 【南湖心法要妙 南湖心法要妙 】
軟毫如錐,其力透紙,用鋒微許;逆行艱澀,順應力道,不違人常;藏頭護尾,穎行畫中,是謂其骨; 得意忘形,不取不舍,人天自在。大筆小字,力之用也;軟毫入骨,心之用也;心之用則無跡,力之用則無痕,懸停一念,有書無我,自然之道也。


【書道方便法 】

書法的內涵美不在於字形,在於書法的線條美。書法的線條美則在於“力透紙背”,諸如:“屋漏痕“、”折釵骨“、”印印泥“等效果。就是東漢蔡邕老先生說的:“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有骨有肉的感覺)。我們的南湖筆法,上循大自然之道,下應人生理之序,適合一切碑帖,即何紹基先生說的:“不舍門戶”。成書創作莫離筆法,自然結字,中鋒用筆,逆鋒取勢,行筆澀如逆水行舟,收筆似扶老上岸。多讀帖染目啟心,
偶臨池以證其會,時淨心長養智慧,自做主出神入化。修證自身,無欺無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书道体证三则 书道体证三则 】
说到“中锋用笔、逆锋取势”,这是书法契入的第一步,为的是力透纸背,东汉蔡邕说:“下筆用力,肌膚之麗”,还有深一步的意思,就是说,这样写出的书法、笔划,便有生命内涵,像人的肌肤一样润泽。这是书法中的感觉,微妙的东西,也确有这种情况。用这种“法”练功夫,练到沈括说的“律度备全”,已经是功夫了,这时的客观感觉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该是笔无痕而有结心了,精神感觉上有肌肤之丽的生机。其能在用笔。
第二步,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基础上,减弱这个物理感觉,则是用长锋软毫,在力感甚微,仍至无有的状态下书写,这时是用意和气在写。意存于“法”,意到而笔不一定到,“法”在有无之间的状态,些时的书法则意多于法,表现的精神感觉则多于肌肤之丽了,其能在用意。
每三步,则在精神感觉的基础上,身心入“散其怀抱、释智遗形”状态,于有意无意间,运笔无心,成败如戏;心如太朴,为而不为,则其书法雅骨逸风,浑然无迹,奇怪生焉,其能在心性。

【学书须知 学书须知 】
学书临帖要绳以形迹以驾轻就熟笔法,是时不可思想、不可拣择、不可立在其中,因为还没有成书,需要在静定中感悟,唯归一念----写出骨来;
是时读帖可感悟古人的丰神、感染境界的无我,依旧不可思想、不可拣择。及书成,已得骨,临帖不求形似而立在其中,神韵则是无法无我的境界显现时,流淌于自己的作品中。故,初入手正笔法、练骨线即可得功夫。再临帖将笔法变于字的结构中,其形方正可也。无须酷似古人,反被执着。

【直指人心 直指人心 】
为什么我们的书法进步快?就是因为笃信六祖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理。吾人多年自甘寂寞,遗物忘机,耽思冥想,参修智慧,才豁然开朗。体证了书法长河“天人合一”的精议要妙。其机枢就是“屋漏痕”的成功之源,诸如“锋在画中”、“万毫俱力”、“中锋用笔,逆锋取势”、“细筋入骨,妙到毫端”都是方便之法。谨守律度,用之,力透纸背,习以为常,则功夫圆满,无须旬日。
以“屋漏痕”之线条结自心之学,即是自家面目。然而,书法的神韵风致,还要修“上面一路”,就是境界,知识与智慧。才能转心彻悟,直下承担,才能随心所欲,自成家风。这其间,凭借古人的帖习练笔法,习练入定,长养智慧,终要摆脱其形,立在其中,写自己自性的自然流露,才是“天人合一”。
读帖,是智慧感应古人的气息,目击道存,博览博知,蔚为大观。“天人合一”无形之形,字外之奇,其理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禅之道理也。

 【悟道没有过程 悟道没有过程 】

中国传统文人画主体是笔墨,不是形似。笔墨表现率性,率性透露境界,境界体现修为,修为印证笔墨的空性。所以学书要如法,是以人体生理的顺逆感应天地秩序。书成,何谓随心所欲,是修为印证笔墨的空性,功成火到,自然知晓,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但不离其宗,不可说。不懂笔法的人,学沈尹默先生称之为善书者,我认为这是客气,不懂笔法根本就不能入道。过去,给你一本帖,老师不教;学生不问,都是忽略。学书的人要智慧,智慧就是自心明了。不管别人恭维、赞美;不管名声鹊起,华丽转身,自己几斤几两要自心明了,不可欺心而令智昏。要做到自甘寂寞,不缘外境,信心精进,淡泊乐道。学书的人要读书,不读书就是写字匠,境界升华不了。现今的人没有读书的习惯,写书法满足于混迹江湖。书论,东汉以降就有,言简意赅,谁都忽略,那还学什么呢?玩野!贻笑于大方之家!

 【参悟之法 参悟之法 】
参,我的感觉就是和问题碰撞。碰撞后,你会产生什么反应,或者说什么启示。那启示是智慧的直觉(现量),不是思维的重提和接续;那启示是智慧灵光闪现的一瞬,能感觉到,能够抓住,同样是智慧的感悟。如是,你身心的质变将升华。如果,碰撞后,你依然没有感受,不要去思维、问难、求解,把问题放下,这叫“意念悬停”。是智慧尚浅,是时节不到,或者是没有因缘的触动和引领。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尘坌概念的相反方向去观照自心。就是,修定养慧,然后再参。南湖书风的法理、宗旨,是体验求证于律度;穷神知化于要妙;综合素养于境界;宇宙同功于道纪。不拘形造作,任自性流露;不染着时尚,遗世独立,修炼天人合一,无功用行。其作品求实,意在字外,无法而法,无形而形。所以,不思想,不絮问,耽思旁讯,收视反听,于实践中了于参悟, 故,参悟之法不可不知。

【书法三昧 书法三昧 】
万念归一和执着一事虽神归一处,同似执着,然实质不同。万念归一是修清净心,减少第八识的种子,心无住;执着一事是心往事上,不能解脱而生烦恼,助长第七、第八识的知见。万念归一的万念归于一念,修到最后这一念也要放下,空空如也,如如于空,才是佛的境界。书法就是由万念归一的定中,修炼到万缘放下,人在不即不离,不取不舍中释智遗形,心手相忘,而成心书。如果心住在一个具体问题上,纠缠于执笔、行笔、结字、造型、章法等等,就被滞住,不能进步了。所以,临贴、读帖如见路人,不思想、不拣择、无分别、无絮问,在静定中体悟。


【临帖的意义 临帖的意义 】
临帖,是浏览,是体味笔意,是在功夫的部分体现笔法、律度;在率意的部分体现应变、空灵,达到细筋入骨、万毫齐力、中正偏侧的灵活使转。度先人的心态幽微之妙要,会心默化,融于自身。
自古迄今,万法归一,犹金刚经之于心经,亦心经之于一偈耳。余所识浅薄,寡缘于典籍,曾傍道而学禅,不知故也,信命使然,惟得一金针“理”也。遂积年感觉得以证矣。余每夙夜无眠,踞坐而冥想,成书历程有三:一者功夫,得透纸之力感。二者得气,长锋软毫,感力入微而意到。三者心书,心手相忘,无功用行。


【书法无相论 书法无相论 】
历代名家以自己的面目各领几骚,流传百代。学书者“师其法不拟其方”,一样是要以自己的面目“自我作故,孤飞百代之前”,而非毕生“奴书”。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尽得师法,律度备全,就是‘奴书’,然须自此入;过此一路,乃频妙境,无迹可窥,然后入神。”“尽得师法,律度备全”是法度,是古人经验的结晶,是用笔的秘要,是书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必修课。所谓“奴书”是临帖、读帖,师法古人,临的酷似方为“奴书”。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古人认为是“然须自此入”,才能达到“乃涉妙境”。殊不知由“奴书”到“妙境”还有一个艰难的历程,就是要从“奴书”中脱出来,蜕变为自己。然只有蜕变为自己才能显现在“释智遗形,物我两忘”状态下的自性,才能“无迹可窥,然后入神”。执着的人则一生也脱不出来。借喻唐·刘知已《史通·称谓》之意:“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明·董其昌的“八还”之理,都是最终要显露自己的真身,自我作故,才是最高境界。故,“师其法”有如门祖的“直指人心”,而“拟其方”则无“方”可拟,走如来佛祖成功的路你断然成不了佛。诸家面目,千古一帖者,唯崔瑗所说“圆不中规,方不中矩“,方正耳。所以临帖者,校其方正,但能结字方正,何须古人之相,师其法可也。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临帖,有如方便法,如沈括说:“然须自此入;过此一路”,然而,这一路是体验求证,其妙要是在体验中转心、悟道,求证明心见性的书法真谛,而不是执着在其它之相中。自然“乃涉妙境,无迹可窥,然后入神。”


【释放自性 释放自性 】
书法上面一路修持的境界就是充分地释放自性。奇从正出,妙由常来,逐步回归到简单,朴实的原初状态,涤尽妄想的浮华,还未来面目。而后,静定下来,让智慧长养,让自性流露,人书同化于自然。一无拣掼地自在挥洒,皆成高品。无须什么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的拣择,指头、树枝俱可出神入华,是用心性去写,非依外物而成。这就是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的对“八还”的感悟。


【孰为笔墨 孰为笔墨 】
常言笔墨,孰为笔墨?画面上有墨、有线、有皴、有染不一定称得上笔墨。笔墨要落在境界上,正如打坐要落在智慧上一样。打坐净心、智慧、觉悟了,能见到实相;笔墨也要在临读中静修,生智慧、悟道,见到实相,就是“字外之奇”,即笔墨以外的“无迹可窥”而又确实存在的“无形之形”。孔老夫子谓之“天下之赜”,老子谓之“道纪”,佛家谓之“实相”。笔墨,由书法入,成书而后演于画。境界,是通过读书、阅历去体验大自然之“道”,使“道”中的“理”和“用”自然统一,是一种信仰,是自性的流露,境界隐现在笔墨中,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存在,令知者心会、神往,才能称之谓笔墨。

【执笔 】
“手立腕沉”我以为不合理,令人拘谨,欲书放松而不能。更手立腕折气不能通,挥毫受限。唯何绍基猿臂悬肘,三指拨灯,可启阴阳,发意气,妙得天然。其“回腕法”今已不传,后人揣测,多有异说,姑不去理会。至于“通身力到,汗流浃背”尚不知其故,大凡“道法自然”不会有违人的生理规律,而命笔悠然。


【战笔 】
行笔的颤动或蠕动。笔锋入纸而行,其锋已卷,垂直力已不向下,而向锋颖指处。故战笔以寻力,如用柔条推物,调而任之。则力透纸背,墨无痕,神韵无迹。


【老嫩 】
毫之用,长不可及半,及则为拖,笔用老了,无力。虽中锋用笔,然毫无逆势谓之嫩,未尽全力,当审之。


【中正 】
幼时先生教我写字,执笔杆对鼻直立谓中正。且行不倒侧,谓笔正心正。数十年才知道理解之误。意无绝对,当以书道律度和生理规律为准则。笔正不是绝对的正,写横笔微侧于怀,写竖笔微侧于右,以此感觉类推,逆锋取势,是力的极至。

【渐顿 】
一般来说学书法要十几年到几十年,基本上是自己临摹练功,旨在写好字。老师领进门,晓之以法,参悟其理的不多。有禀赋超异的练到火候,自觉书法三昧,循思探究,乃至了悟。亦有偶遇机缘幡然悟道的,如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遂书法大进;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草书益彰;文与可见蛇斗,而得用笔之机。足见悟道的重要性。


【顿悟 】
余以为长锋软笔、浓汁饱墨,力将焉出?实乃心也。余亦以为前人之论乃金石之言,书法一道,但得悟其妙理,遂大进,如举手而神到,所向无不成书。“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圣益佳,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皆顿悟之功,非体证不可得,是心游于合离,冥冥中弗能言喻也。


【味道 】
我们欣赏书法常说有味道和无味道。味道是什么?是看到书法后的感性体会。这种感性体会有勉强能说出的,有说不出的。比如:雄浑、凝重、萧散、粗旷、古朴、俊逸、秀媚、风雅、稚拙等等勉强说出一个笼统氛围,另外尚有语言表达不出的,更启你神思、寻味,离形去智,深入其中。老子说这叫希矣、微。味道是怎么来的呢?是作者境界的精神反映,它反映出作者的个性和修养。功成火到意谓什么呢?就是学书完成“临摹古人,立在其中”的历程,而后自我发挥,以表现彻悟的自在。 【空灵 】书法的空灵体现于心性,是用心性的本然挥毫。明董其昌说:“明还日月,暗还虚空”。一切法都不要了,一切法都还回去,还有什么?只有心性本然了。他是从《愣严经》“八还”中悟到的。如来对阿难说:一切识都是虚幻,真实的作用来自心性。东汉蔡邕所说的:“书者,散也”。也依然说明作书时要减少思维意识,放松自己,“散其怀抱”,自然融入恬淡虚无的状态,以升起本然。这样神游八极,跃然纸上,一旦搁笔,如梦方醒。这样的书法不可能不空灵。


【成熟 】
什么是成功的书法?熟谙律度,运行有致,应变自信,别开生面,就是成功。自己能创作,就是有张,自己就明白,不要听他人评头品足,他人不一定比你好。成功的书法都一样,只是各领风骚,都是创作。作品成熟,无可厚非,不可以门户分别长短。

阅读:(2236) 评论:(0) 点赞:(428)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同时发布到微帖上
全部评论

共0页 第1页★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